您的位置:首页 > 急救动态 > 急救站动态

夏日里的无声警钟——中暑

时间:2024-07-09    浏览量:90次 字体:[     ]

热晕了,这可真的不只是句玩笑话!近日,随着气温的节节攀升,我院急诊科接诊到了多位中暑患者。

病例一.  郑先生,55岁,从午间开始出现了头晕,乏力,大汗的症状,因为没有吃午饭,他爱人认为是低血糖,赶忙给吃了2颗水果糖,但观察了一段时间,症状并未缓解,为进一步诊治,她拨通了120电话。

出诊医生特意询问了一下屋内通风如何?是否开空调了?她回答前些日子有些感冒,屋内就没有开空调,又在高层居住,室内的通风不太好。7月7日的天气闷热,最高气温32℃,相对湿度78%,医生初步判断是中暑了,并电话指导开窗通风,打开屋内的空调风扇,不久郑先生的不适症状有了减轻,经过1小时左右的观察治疗,郑先生的不适症状逐渐完全缓解。

病例二.  贾先生,34岁,因“肢体痉挛伴腹痛2小时余”呼叫了120,当天的气温28℃-42℃,相对湿度37%,他是一名工人,发病时正值当日最高气温之时,他在仓库搬卸货物,库房封闭,相对闷热,停留时间超过1小时,装卸货物后就出现了肢体痉挛、疼痛,伴有口渴、大汗、间断腹痛的症状,他随即拨打了120。

出诊医师经过询问病史、查体后初步判断患者为“重症中暑-热痉挛”,遂立即将患者转至了开有空调的医疗仓内降温,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0.9%NS250m静脉滴注并转医院进一步治疗,在医院经过积极救治,数小时后贾先生的症状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中暑是急诊科经常接诊的一种病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我们的人体存在产热、散热两套机制,当机体在高温环境下的产热与散热机制失衡,以及由此引发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就会发生中暑。高温,高湿,无风环境是中暑发病的三要素,在室温>32℃或相对湿度>60%、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在日最高气温≥37℃时中暑人数会急剧增加。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预防重症中暑的发生和判断重症中暑的发病概率,流行病学研究引入了热指数的气象学概念,它考虑了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用来量化人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感受到的实际温度,即体感温度。热指数的应用当热指数>41,重症中暑发病率增高。当热指数>54,极易发生重症中暑。

中暑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

先兆中暑:此时患者会出现口渴、多汗、头昏、眼花、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发麻,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但体温通常正常或略高。这是中暑的初期表现,如果及时转至阴凉通风处,通常可以迅速恢复。

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患者还会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此时,机体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散热障碍和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数小时可恢复。

重症中暑:

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水和盐分过度丢失,引发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伴剧烈疼痛。此时,需要及时就诊补充电解质和水分以缓解症状。

热衰竭:热痉挛继续进展可出现脸色苍白、大汗、脉细数、血压下降、晕厥、等症状,由于人体过多出汗致失水、失盐严重,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周围循环衰竭而发生虚脱休克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截断病情发展。

机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和器官功能损害,需要迅速采取措施以恢复血液循环和器官功能。

热射病:由于体内热量过度蓄积,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引发高热(核心体温可达40℃以上)、无汗和意识障碍的三联症,同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如不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可高达60%以上,需要立即进行紧急救治。 

A1e.jpg

因此,为了预防中暑的发生,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5类人群:

1.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机体调节能力差,一旦暴露于极端高温环境极易发生重症中暑。不如中青年人敏感,往往已经受热却不自知。

2. 婴幼儿:尚未发育完全,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

3.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微循环受到破坏,不利于及时散热。使用的一些药物也可能影响体温的调节,特别是在极端高温条件下。

4. 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的神经往往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中暑。某些精神类药物(如抗抑郁药)会干扰体温调节。

5. 重体力劳动/高强度体育运动者:易发生脱水,影响体温调节,导致中暑的发生。

然而,中暑并非不可预防。面对高温的挑战,我们应当学会保护自己。中暑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及训练因素(体力活动)均密切相关,因而中暑的预防也要从这三个方面考虑。预防措施包括并不限于:

1.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以便散热。

2.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体内水平衡。

3.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采取适当的防暑降温措施如使用风扇、空调等。

4.定期进行体检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措,却能在关键时刻挽救我们的生命,再次提醒大家重症中暑如不及时阻断可致命,切莫大意,出现症状如不能应对处理及时拨打120求救。(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站  米思嘉)


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

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Copyright © 2005-2020 zzem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450047    信箱:zhengzhou120@126.com     备案号:豫ICP备11010920号-1   投诉建议

技术支持:河南维康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电话:0371-66855655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3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