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急救动态 > 急救站动态

“红“”绿“”蓝”携手保平安

时间:2023-03-16    浏览量:30次 字体:[     ]

73岁的张先生从安阳到郑州就诊,在下地铁时出现了心慌胸闷症状,晕倒在负二楼,急需救治,站内电梯狭小,楼梯难行,地铁工作人员、志愿者与120急救人员紧密配合,完成转运。

图片3.jpg

昨日,8号站接到目的地为地铁站的出诊任务,立即出诊,电话询问得知73岁的张先生自安阳至郑州就诊,在下地铁时出现了心慌胸闷症状,随即无力晕倒;患者必须平卧位,只能用平车转移;

出诊医师李登辉和护士赵俊雅火速赶到某地铁站入口,由于电梯太小,平车根本无法驶入,只能改用担架。经过工作人员的引导,七拐八绕后终于在负二楼见到了患者,现场立即给予患者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并急查心电图,同时询问病史得知患者所患疾病系心脏冠脉系统问题,需要立即制动并转运。

患者必须保持安静平静状态,抬着病人走的过程中还不能发生颠簸,否则对其病情很不利。没有电梯,只能用担架将患者转运至两层以上的地面,负二层至负一层仅十几阶楼梯,还算易于通行,但负一层通往地面长达几十阶的步梯使得转运陷入困难。出诊医护需要有人协助,一名地铁工作人员看到情况四处找人,不一会儿,三名工作人员加入了转移病人的阵列,此时两名志愿者也闻声来。

图片1.jpg

不足五分钟的路程此时显得漫长无比,尤其是到了那个长长的楼梯,大家为了减少颠簸、保持平稳必须把担架举过头顶,终于将患者安全的转移到了救护车上。

图片2.jpg

回头看看,在场的医护、地铁站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都是满脸通红、满头大汗,我们对他们的协助表达了真挚的感谢。

急救车到达医院后立即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检查、检验、会诊,有序进行,在最短的时间里为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进行专科治疗。

截止发稿时,张先生恢复良好,病情较前稳定,对于此次“红”“绿”“蓝”三方合作对其艰难转运的救治经历印象深刻也满怀感激!

急救人员、地铁站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们,虽然分工不同,但都是为人民服务,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都是最可爱的人。

 

 (供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救站  赵俊雅 宋雨晴)

 

手机阅读
手机阅读

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Copyright © 2005-2020 zzem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450047    信箱:zhengzhou120@126.com     备案号:豫ICP备11010920号-1   投诉建议

技术支持:河南维康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电话:0371-66855655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3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