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2023年省会郑州院前急救工作会议召开,回顾总结2022年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动员全市院前急救行业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医疗急救实践中护航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会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副处长董素强传达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对郑州院前急救工作的批示,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三级调研员孔维超传达郑州市政府副市长李凤芝对郑州院前急救工作的批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处长李红星、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原学岭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书记、主任赵新珍在会上作工作报告,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处处长张岚主持会议。
原学岭指出,2022年全市急救工作者顶住压力、不断挑战身体极限,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他强调,一是通过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队伍的医疗救治水平。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抓实抓细急救医疗质控,强化学习和培训,开展技能比武,加强急救站建设。三是要不断创新救护车管理模式、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加强合作交流,加强行业宣传,促进院前急救高质量发展。李红星指出,2022年郑州急救坚决服从命令,圆满完成院前日常急救和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和担当。他强调,一是要着力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提升院前急救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二是要着力提升急诊急救能力效率。完善院前、院内衔接机制,持续推进“五大中心”建设,打通生命急救“最后一公里”。三是要着力提高医疗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行业联动、区域协同的医疗应急救援机制,加强与“110”“119”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四是要着力加强院前急救质量控制。建立健全我省院前急救医疗质控指标和评价体系,切实加强质控管理、培训、评价、考核。五是要着力塑造急救人员良好形象。深度挖掘先进典型,树立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塑造良好形象。
赵新珍在报告中指出,2022年郑州急救有效应对疫情期间突飞猛涨的120急救服务需求,全力以赴完成120电话受理、危重症患者救治、疫情防控转运等任务,为我市千万群众筑牢第一道生命安全防线。会议明确2023年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大力推动院前急救事业发展。大力推动急诊急救一体化发展,持续开展急救培训工作,持续推进急救人才梯队建设。二是狠抓院前急救医疗质量安全。持续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补短板、强弱项,修订完善我市院前急救管理制度,把安全发展贯穿院前急救工作始终。三是持续强化院前急救应急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院前急救应急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实战的应急演练和应急培训,建立健全急诊急救应急保障机制。四是强力推动三大质控中心建设。根据省市卫生健康委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缩短市、县质控管理差距,逐步实现全域“一盘棋”同质化发展。五是全面深化急救行业内涵建设。强化行业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强化党风行风建设,组织开展诚信服务、优质服务等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120急救服务质量。
会议通报表彰了2022年度郑州市急救工作管理先进单位、郑州市先进急救站、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急救转运先进集体、先进急救工作者、优秀急救指挥调度员和优秀急救通讯员。巩义市分中心、郑大一附院急救站、郑州人民医院急救站等3家单位作典型发言。
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领导班子、全体中层干部、护士长、调度班长;各县(市)、上街区卫健委分管领导、分中心主任;各市属急救站主管院长、急救站主任、护士长;急救送血站主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等同志参加会议。
(供稿:中心办公室)
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Copyright © 2005-2020 zzem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编:450047  信箱:zhengzhou120@126.com   备案号:豫ICP备11010920号-1  投诉建议
技术支持:河南维康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电话:0371-66855655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377号